如何減少膜結構工程膜材褶皺的情況?
膜結構是建筑結構中最新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結構形式,自從1970年代以來, 膜結構在國外已逐漸應用于體育建筑、商場、展覽中心、交通服務設施等大跨度建筑中。不過膜結構工程在建筑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褶皺的情況,那么如何減少膜結構工程膜材褶皺的情況,具體操作如下:
1、優化設計方案
建筑師在進行膜結構造型設計時,盡量設計直徑大于50cm的構件式浮動環。這類浮動環因為直徑較大,應力分布相對較均勻,膜片較易連接,在施工中一般可以避免較大褶皺的出現。
2、裁剪分析重新建模
在結構找形和荷載分析階段的膜結構模型中,索膜分離部分只有一個膜單元,
在裁剪分析階段這樣的模型精度不夠,建議把索膜分離部分膜單元的網格加密,重新建模,更好地模擬出失去索支撐的膜單元的內力重分布情況,由裁剪分析得到的裁剪條元精度更高。本在裁剪分析的模型中,把索膜分離部分膜單元的網格加密,同時加密為兩個網格即可滿足精度要求。
3、選材減少膜材褶皺
a、PTFE膜材是在超細玻璃纖維織物上涂以聚四氟乙烯樹脂而成的材料。這種膜材有較好的焊接性能,有優良的抗紫外線、抗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但由于玻璃纖維基材具有脆性,濕、熱環境對其力學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在拉力和紫外線的作用下會有較大徐變,容易形成膜面褶皺,所以,選擇PTEF玻璃纖維膜材一般在室內或者環境適宜的情況下采用。
b、PVC建筑膜材開發和應用得比較早,通常規定PVC涂層在玻璃纖維織物經緯線交點上的厚度不能少于0.2mm,一般涂層不會太厚,達到使用要求即可。PVC本身不耐老化,多用于臨時建筑。
c、ETFE建筑膜材由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生料直接制成。ETFE不僅具有優良的抗沖擊性能、電性能、熱穩定性和耐化學腐蝕性,而且機械強度高,加工性能好。
4、優化浮動環節點做法
由于褶皺產生的直接原因是索頭存在的尺度空間導致脊索在索頭處無法給膜片提供環向張力,造成索膜分離。若在浮動環的施工做法中,把節點板向外延伸后再繃膜,減少索膜分離的距離,降低褶皺出現的可能。同時為了減少繃膜后膜對懸挑板的剪切力,該做法中增加一個環板來抵抗剪切力。
5、強化施工安裝階段的監測
傘型膜結構在施工時,需要用千斤頂頂升支撐桿,初始頂升時可以適當快一些,在接近設計標高時,要注意減慢頂升速度,并隨時觀測膜面情況,確保膜面傳力均勻。在頂升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膜面形狀的變化,遇到膜面受壓時要停止頂升。同時在整個頂升過程中采用位移控制為主,應力控制為輔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證結構體系最終幾何、應力狀態的正確性。
褶皺對膜結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視覺效果上,對結構性能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褶皺的出現將導致膜面預張力的重分布,從而使得膜面某些區域的應力低于設計值,而另一些區域的應力高于設計值。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膜結構出現的褶皺現象,更多關于膜結構工程施工的相關信息,將繼續為大家整理,敬請關注。